体育也可以“宏调”么?

体育也可以“宏调”么?

中国国务院为体育产业发展立下宏大目标,且近日不断发声加以推动。但对体育这种基于生活方式的社会活动,行政指令真能管用吗? 振奋人心的规划,大得出奇的数字。规划易做,执行难为,尤其对于体育这种基于生活方式的社会活动。 体育在中国,如果像它在西方国家中那样,以基于个体的社会生活方式,自然发展,那么要实现国务院的目标:在2025年让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,成为“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”,恐怕会很难。根据发改委2013年的统计数据,体育产业只占中国GDP的0.6%,而在发达国家占2%左右。未来10年,要实现上述目标,中国体育产业要保持比国民经济增长更快的水平。 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行。尤其从2014年9月开始,几乎每个月,中央政府都发出积极正面的声音推动体育,这恐怕就是中国特色的体现:政府推动,是任何社会事务发展的最大助力。从最开始国务院办公会议上对体育赛事审批流程的松绑,到国务院关于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文件,连带影响下,几支体育概念股票短时间内都强劲上扬。 然而怎样去推动体育产业发展,尤其是体育产业所依托的整个社会的体育生活方式? 详细分析中国体育产业的构成,过去二十年,体育制造业可算一个亮点。但严格来说,本土体育制造业企业在产业定位上,很难划归“体育产业”,因为许多体育品牌制造商的业务,和服装、生活用品跨界十分严重。真正专业的体育品牌在本土企业中比例并不高。这一个小现象,折射的问题便是,中国的体育参与人口依旧稀少,体育人口活跃度不高,体育消费特别是专业性体育消费很低。 如何定义“体育人口”?高频次参与体育运动、娱乐运动及消费、参与运动竞技赛事、接受运动培训的活跃人群,才是真正意义上的“体育人口”。中国过往统计中,是将每周能看上半小时足球或篮球赛事集锦的电视观众也纳入到“体育人口”之中的,可谓对“体育人口”的要求宽松到了极致。但中国没有一份有说服力的调查数据,能准确反映“体育人口”的质量和活跃度。 推动更多人、更高频次地参与运动,让运动成为日常生活方式,并且提升运动消费规模,是体育产业实现“五万亿”目标的根本之道。在发达国家,城市人口人均要有两平米的运动空间,这样的规定,估计中国没有任何城市能够达到。中国城市街区间,一些大众健身器材——来自国家体育中心经营体育彩票后对社会的回馈,是大众普及运动健身的良好尝试,只是规模仍远远不够。 再以足球为例。教育部官员在参加河北一个校园体育活动时说:校园足球的未来规划,是“……以每个学校保证每天一节足球课,保证每个学生学会踢足球……如果说三年的时间建设两万所足球特色学校,按每学校1000人计算,我们就有了2000万足球人口……”教育部如果真的去全国各级学校积极推动,三年时间或许真能建起这些学校,只是它们真正能培育出“2000万足球人口”吗?这两万所足球特色学校,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之下,又能繁荣或者生存多久? 每天一节足球课,在体育教育严重滞后的中小学推行,完全必要。只是行政性地推行,必然会有行政性后果,强制教育效果只可能低下。“保证每个学生学会踢足球……”,已经违背了教育的本意。 所有的推动和普及,利益关联最为重要,也最为可靠。只有让学校、学生和社会能从“校园足球”、体育普及过程中获取利益,这样的体育产业发展才具长性。 不谈利益,宏伟的数字目标,多少有些空洞。最可靠的,只有多赢之利。 下一篇:爬楼梯还是坐电梯? 上一篇:中国白领爱上跑步

发表回复